首页
 > 系统动态
抬皇杠,有趣的民间舞蹈
发布时间:2018-07-10
平山县北冶村历来是民间文化活动较为活跃的一个村庄,被誉为平山西部山区的“文艺窝子”。“北冶抬皇杠”是起源并流传于北冶乡天桂山一带极具当地民俗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传承的“北冶抬皇杠”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载体
随着铿锵鼓点的响起,平山县北冶乡北冶村一处宽敞的院落里顿时热闹起来——村里的皇杠队员在“北冶抬皇杠”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川亭的指挥下,按着传统的队形舞起来……
民间舞蹈 渊源久远
“北冶抬皇杠”是起源并流传于平山北冶乡天桂山一带极具当地民俗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追溯它的起源,在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苗庄王的大女儿苗英在天桂山出家修炼,俗称“大奶奶”,由此在当地民间形成了向“奶奶庙”进香纳贡的习俗。进香纳贡时,人们就抬着贡品上山,于是后来人们把这种形式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进行表演,那时称之为“颠杠”“丑杠”。
另一说法是,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派心腹太监林清德在天桂山修建避难行宫,可是大工未竣,崇祯皇帝就吊死在煤山。后来,林清德将行宫改为“青龙观”道院,把崇祯神化为真武大帝来供奉敬仰。于是,天桂山一带民众增添了对真武大帝的进香纳贡。随之,“丑杠”又有了一个相对较美好的名字“皇杠”,同时舞蹈动作经过重新修改臻于完善,“抬皇杠”由此而来。
刘川亭介绍,表演抬皇杠要两个人抬一杠。“杠杆用硬木做成,有丈余长,中间粗、两头细,有韧性,很适合抬杠。”杠箱长约80厘米、宽40厘米,用硬杂木做成,四面绘有各种图案,杠箱两头各顶一个大铁环,上系铜铃铛,铁环用竹篾挑起,行走时发出叮当叮当的清脆声音。
只见杠箱上插满五彩的小旗,中间是一根立柱,柱上挂着鸡毛猴,在行进中上下颤动。“抬皇杠在行进表演时的杠数从8套到24套不等,最多时达到36套。”刘川亭说,抬皇杠的场面宏大,甚是壮观。“整个舞蹈再现了北冶一带民众向天桂山诸神进香纳贡运送物品的过程。”
表演风趣 极具功力
“北冶抬皇杠”表现的是抬着物品一路行走中进行的民间舞蹈,因此具有显著的行进性和负重性特征,民俗特色鲜明。
你看,身穿官服、头戴官帽、手持令旗的押杠官在表演队伍前头引领,他的扮相风趣逗人,动作滑稽可爱。这位押杠官的扮演者就是已经70岁的刘川亭。别看他上了岁数,可一上场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踩着鼓点,腿脚轻灵,不输小伙子。刘川亭说,一般抬杠人员按照戏剧里的“衙服”扮相,即红毡帽、黑箭衣、红彩裤、黑薄底靴,素脸装扮,“押杠官穿红官衣、黑纱帽、红彩裤,一字胡、三花脸装扮,现在也可以根据群众的喜爱有些变化。”
刘川亭介绍,抬皇杠表演的基本动作有“串四门”“青龙过道”“横队单上”“纵队双上”“原地十字步”“前后转身”“杠下单转”“杠下双转”“双人换位”“驼背下腰”“腰间顶杠”“倒转”“顺转”“起杠”“大顺转”“大倒转”等等,表演的队形有“一字长蛇”“二龙并进”“四门斗底”“剪子服”“大拐角”“龙摆尾”“蛇蜕皮”“葫芦蔓”“跑转轮”等等。“有时也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大小来变换队形套路。”
“抬杠的技巧也非常高超。”刘川亭说,不管是面对面、背对背,或是用杠头顶住肩窝、肚脐窝、后腰、后背或头顶,“无论表演哪种动作,都不用手扶。”看着踩着鼓点舞动的皇杠队员,只见他们前仰后合、步伐讲究、动作利索、串杠如梭,没有一定的技巧和功力是无法完成的。
承载历史 世代传承
在平山,过去有好多大型的传统庙会都有皇杠,比如东冶庙、大吾庙、王母庙、观音山庙、天桂山庙等,在走会时不管有多少起会,首先皇杠会得排为头会,杠会走完,其它会才能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条大家自觉遵守的规矩。皇杠会的规模庞大,参加表演者人数多少不一,有十盘、二十盘,最多二十四盘。由好几个村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两人抬一盘,拉开有半道街,表演起来非常壮观。
“北冶抬皇杠”的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沿袭了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的传承方式,因此保留了抬皇杠的风格和特色。刘川亭说,“抬皇杠”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
据了解,在20世纪中期以前,“北冶抬皇杠”在北冶乡一带各个村庄都有传承,一直很活跃,但在“文革”中中断了发展与传承。天桂山周围的北冶、燕尾沟、柏树庄、咂杜、南冶、沕沕水等村还存放着过去的杠箱等道具,只是年久失传,已无人能够表演。
后来,“抬皇杠”只在北冶村得到恢复和保留。2003年,平山县文化馆的杨诺成对“抬皇杠”重新进行了挖掘、整理、加工、排练,在北冶村培训了五十多人的皇杠队伍。每到春节、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时,皇杠队都要进行表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因为“北冶抬皇杠”的特点鲜明、风趣好看,舞蹈形式独特、动作技巧性极强,因此艺术价值很高,堪称平山民间舞蹈的优秀代表。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平山的地方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